书法家周祥林:书法对我而言,就是“字比天大”

2021-03-23 23:58:30 来源: 作者:admin 阅读量:322

导演与书法家,是周祥林肩负着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看似没有关联的艺术门类,非但没有搅乱他前进的步伐,反而相生相长,互为促进,按他本人的话说:“我常常都不知道我在跨界。”多年来,周祥林在他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做出了斐然成绩。在影视方面,周祥林拍摄了电视剧《走出蓝水河》《青花》《书圣王羲之》等,以荧幕作品矢志不渝地弘扬书法等中国传统艺术精粹。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丰富的拍摄经历使他见到很多书画真迹和摩崖石刻,同时也将山川的广阔收于胸中、落于纸上,滋养了他书法中独有的朴茂与灵动。比起艺术家,周祥林给人的气质,似乎更像一位在喧闹城市中偏安于一隅的魏晋文人,闲适自如,无论任何一种身份“架”在身上,他的想法只有一个,就是让全国、乃至世界的人更加了解书法、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周祥林本人,也始终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的初衷。


  1、艺术跨界的打通与融合


  任何艺术、任何行业,打通以后就没有障碍。我把书法和导演当成一回事来做。


  记者:您在影视与书画领域皆有所成,拍摄了书法题材的电视剧《书圣王羲之》等,选择拍摄王羲之与他所处的魏晋时代的缘起是什么?


  周祥林:我很小时,每天看父亲写字,跟笔墨纸砚自然地产生了一种感情。上世纪90年代初,有幸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黄惇老师的书法研究生班,接着又到北京参与书法杂志和书法图书的编辑工作。应该说在我的成长过程当中,书法一直与我紧密相连。著名豫剧艺术家常香玉说过这样一句话——“戏比天大”,书法对我而言,是“字比天大”。上世纪90年代初,书法远没有现在的热度,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书法、了解书法呢?当时电视剧特别盛行,我就想,如果能拍一部电视剧,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很多人不就都知道书法了吗,这个念头一出,便埋在了我心里。


  后来我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报名学习时,招生老师问我:“你原来是学什么的? ”我说:“我是学书法的。”他很好奇,问学书法为什么来学导演。我当时年纪轻,也不怕,脱口而出说,我就是为了拍《书圣王羲之》,老师听完后,看了我一会儿,忽然说:“好了,录取你了。”就这样,我进入了导演系。后来才知道,导演系其实挺难进的,历经辛苦拍出《书圣王羲之》,也是为了兑现对老师的一个承诺。


  中国历代那么多的书法家,为什么要选王羲之?是因为魏晋书法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峰,王羲之又是魏晋书法中最顶级的人物,以王羲之为主角,就是把最好的书法呈现出来,呈现给知道、不知道书法的人,我的初衷就是这样。


  记者:您作为书法家,以导演的角度去撰写、拍摄这部有关书法历史的电视剧,有怎样的体会?


  周祥林:从历史上来看,汉字对亚洲很多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有的国家至今仍在沿用汉字,所以我们在演员选择时,将中国、韩国、日本的演员都囊括进来,目的是让更多的周边国家对书法、对汉字文化产生认知、认同感,这是在本质上体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整个创作过程当中,我们一直把思想性、学术性放在第一位。这既是该剧的特殊性,也是

20210324/03c5af9c29071f34c1f72c22b0d9e3fc.png

我们的职责。魏晋时期的书法本身就非常复杂。到了魏晋以后,汉文字演变的自然属性已经结束了,真行草隶篆这些字体在魏晋已经完全成熟。如何体现成熟的文字魅力?比如笔法,自古以来,大家都在把它当作神秘的东西,其实它也很具体,在电视剧里,“玄秘”和“具体”应该都要有,这样观众才可能认同。


  我的三位老师沈鹏先生、黄惇先生和陈家林导演,反复叮嘱我,一定不能乱来、不能戏说。最怕的就是把现在的创作习惯用在魏晋的场景中,试想,如果剧中王羲之使用丈二的洁白宣纸和长锋羊毫、斗笔,观众可能看得很过瘾,但显然是一种“麻辣”。王羲之是一位伟大的革新家,他在学习前人字体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新体,他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划时代的创新者,这种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真正的创新,创造了魏晋书法的最高峰,王羲之也由此而成为我们后世的楷模。这些内容看似简单,而要真正完成,不仅要以一种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更需要思想和学术来支撑。


  记者:对于艺术的跨界创作,您是如何看待的?


  周祥林:《道德经》里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最终归于一,我认为“一”就是“通”,任何艺术、任何行业,通了以后就没有障碍。我一直是把书法和导演当成一件事来做,比如书法,一个字是由几个笔画组成,一行字又是由几个字组成,一张字又是由几行字组成。同样,一场戏是由几个镜头组成,一集戏又是由几场戏组成,一部戏又是由很多集戏组成,本质上它们都是蒙太奇。


  所以当导演和写书法对我是一种互补,这种互补对我影响很大。比如到一个地方拍戏,我不会像平常旅游一样走马观花。拍摄《书圣王羲之》时,剧组跑了全国十多个省,五台山、泰山、黄山等许多名山大川都去了。这种浑厚的山川之气,本来就是我所缺乏的,所以我借着这个机会,观千岩万壑,赏辽阔壮美,抒胸襟、体沉雄、吐块垒、纳风云,再把这些融入到我的笔墨之中,这哪里是跨界呢。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无论写书法还是做导演,唯一能把这两点打通的,就是坚持读书。如果只停留在一个行业的技术上,就会处处是障碍,但如果坚持读书,就会排除障碍,化为一体。




周祥林与沈鹏先生合影


  2、为艺应严谨,为人应真诚


  沈鹏先生对我们的要求非常明确,就是要走正道、走大道;读书、学习、思考;求新、求变,这是为艺方面。为人,沈鹏先生要求我们一定要真诚、善良、有仁爱之心,这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根本所在。


  记者:您师从沈鹏先生,受到沈老多年的谆谆教诲。沈老曾给过您怎样的指导?其中对您学术生涯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周祥林:沈鹏先生对我们的要求非常明确,就是要走正道、走大道;读书、学习、思考;求新、求变,这是为艺方面。为人则要求我们一定要真诚、善良、有仁爱之心。这是大的框架、大的基础,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传承的根本所在。


  我认识沈鹏先生将近30年,30年,按说跟他很熟了。但事实上,我每次跟沈鹏先生在一起时,都是两种感受相交织。一种是如沐春风,一种是如履薄冰。如沐春风是因为他身上有着孩童般的好奇心,他纯真、善良、宽容,做什么事都推己及人,为别人着想,因此我们跟先生在一起没有负担。如履薄冰是因为沈鹏先生做人做事坚持原则,不会因为你是他的什么人而特殊化。沈鹏先生的创作态度严谨认真,哪怕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推敲,这让我们时时担心自己写的东西会不会出问题。沈鹏先生还勤于思考,任何一个问题,不仅要思考,而且要思考到最深处。这些都让我们无形中产生一种压力。古人说“以行立言” ,在沈鹏先生身上完全体现出来了。


  我跟沈鹏先生之间,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交流方式,就是写信。在当代通讯科技如此发达的环境下,我们经常用毛笔写信,当然很多时候都是我向沈鹏先生求教。沈鹏先生的回信,会提供给我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包括某一个字怎么读、某一个典故怎么用、某一篇文章怎么写才能更好等等,都很具体。所以,每次沈鹏先生给我来信的时候,我家里人就会开玩笑地跟我说,肯定又是给你开小灶了。这种教导美好又幸福,会永远存在我的记忆之中。


  记者:您擅长的众多书体中,为何对草书偏爱有加?您认为在草书创作中应该注意什么?


  周祥林:中国书法的每一种字体都有它自身的魅力,草书可能更容易让别人窥探到你内心的情感波动,所以很多人喜欢草书。但人们对草书也容易产生误解,以为只要写得快、写得草就行,其实并不尽然,古代人就有“作草如真”之说,写草书要像写真书一样,速度要慢;苏东坡也说“草书难于严重”。


  “匆匆不暇草书”,虽然有两种断句,但是我更倾向于“匆匆,不暇草书” ,意思是说,如果匆匆忙忙的,就不要写草书,草书必须很严谨、很认真。草书还要有丰厚的学养及其他字体的融通。孙过庭说“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要想创造出真正好的草书,真行隶篆都要通。其他字体当然也要,但草书更明显、更突出。


  记者:在诸多的书法形式中,您为何钟情于翰札?


  周祥林:我们看古代传下来的很多名迹,《快雪时晴帖》《平复帖》《伯远帖》等等,到后来苏东坡、米芾、颜真卿的作品,以及号称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都是翰札。翰札是最古老、最优美的一种形式,最能表现人内心的细微变化。翰札发展到今天,内容也十分丰富,不只是相闻的尺牍,诗草、文稿等等,悉可归之为翰札。这种形式在古代就是日常交流,现在已非常少见,这或多或少让现代人少了些静享的乐趣。比如写信,现在发条微信就可以了,实际上只是起到通知的作用,翰札就不一样了,古人很注重节俭,比如用墨,不像现在墨汁一倒一大盆,古人研多少墨写多少字。写信的时候,写写研研。读信的时候,甚至能看出什么时候停下笔,什么时候思考,什么时候又研墨,什么时候蘸了笔再写,可以感受到对方思考、用心的过程。社会再发达,人的情感也不应该粗糙,情感一粗糙,很多美好的东西就没有了。




  秋兴八首条屏(局部) 周祥林


  3、临古而后出新


  创新是所有艺术的必然,每一个艺术家最终都是要创新,没有一个人想抱着别人的东西不放,永远成为别人的影子。


  记者:书法创作既需要技法,也需要具备审美的能力,可以请您谈谈技法和审美的关系吗?


  周祥林:古人说技近乎道,可见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技,就进入不了道。临帖就是锤炼技,不临帖,就算天天写也没有用,王铎被称为神笔,晚年仍是“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但若只停留在技上,匠人而已。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如果说形质属于技,神采就属于形而上的道。书法最终呈现给人的是美、是境界,但美和境界必然是建立在笔法、结字诸形质之上。所以,技和道是互相依赖、交融映衬的关系。


  杨万里说作诗要“去文、去理、去意”,字也一样。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大美的必然。《诗经》中的“蒹葭苍苍”,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作者没有说,仅用了“蒹葭苍苍”四个字,无文(纹也)、无理、无意,而产生的境界美则是无穷的,和杜甫的“门泊东吴万里船”一样。书法也是,好的作品,就是通过笔墨挥洒出一个境界,一个可以让人想象的美的境界。


  记者:在外行人的眼中看来,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写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不理解临古帖的重要性。您认为书法为何要临古?


  周祥林:中国书法的艺术性就在于它的传承性,传承性决定了它的独特性。如何传承?当然是从古贤的优秀作品里得到,这是唯一的,也是最直接的。但这又牵涉到另一个问题:总是学古人,会不会失去了自己?我想是不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怎么会因为学习古人而失去自我呢。恰恰相反,如果不学古人,你可能有个性,但这个个性一定毫无价值。风格是建立在个性基础之上的,如果个性没有价值,风格自然也没有价值。赵孟頫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笔法是书法的核心价值所在,丧失了笔法,就不叫书法。就像梨子和苹果,核心最重要,核心决定了这个水果是苹果还是梨子,也决定了它本质的味道。


  记者:如今,创新是时代赋予文艺家的责任。在您看来,如何在临古与创新之间获得一种平衡?


  周祥林:创新是所有艺术的必然,每一个艺术家最终都要创新,没有一个人想抱着别人的东西不放,永远成为别人的影子,当代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虽然说要临帖,要学古人,但也不能唯古是从、唯一是从,不能只学某家某帖,一个有志向的书法家一定是有创新精神的,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黄山谷等等,无一不具有伟大的创造性。


  新和旧、古和今,不是矛盾的,而是交融的,这很像科学和艺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不仅要完成无数个精准复杂的试验,也一定具有无穷的想象力;同样,艺术家在发挥无穷想象力的时候,也一定有着严肃谨慎的态度,二者在最高点上达到完美统一。古和今也是一样,学古人学到最极致的时候,“新”可能就出来了,历史上的大书法家每每如是。


  如果经不住诱惑,便很容易被时代的浪潮裹挟而行。对此,孙过庭阐述得非常清楚,他说“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我们要学古人,但时代中优秀的内容也不放过,这样才会古今相接,继往开来。选择学习书法,就意味着要摆脱浮躁、摆脱名利思想,如之古和今、新和旧的关系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记者:您的著作《花笺一百声》《词间一百声》是以毛笔书写在书笺上的古文诗词、警句等书法作品。同时配有原诗文和一篇您对诗文词章的感悟,它以书法传递出了一种诗意的美感,可见您在学习书法的同时,对中国传统诗词等文化同样十分重视。在您看来,读古诗词对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于何处?


  周祥林:艺术没有对错,但有雅俗。雅从何而来,又如何脱俗呢?回答只有两个字:读书。古往今来的大书法家都善属文,比如王羲之、李白、张旭、苏东坡等等。读书不止是开拓视野,更是对书法的滋养,二者是合在一起不可分离的。在古代,书法在文化范畴里,不是简单的艺术。但现在大多数人看书法,都在乎法度、技巧,而忽略意境,尤其是诗一样的意境,缺少了这种诗意欣赏,书法就与普通写字无异。比如明清两代的馆阁体,虽然字字板正,没甚毛病,却因没有诗意而索然无味。天地自然、日常生活中都充盈着诗意,诗意可谓无处不在,但若不用心,便稍纵即逝。我非常害怕我的身上失去诗意,所以会有意识地去学习寻找,我写《花笺一百声》《词间一百声》,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美好的诗意。


  记者:您认为书法家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周祥林:首先人品要好,古人说,“心正则字正,心正则笔正”,书品如人品,绝不是一句空话,简单来说,谁的家里会挂一件坏人的字?我们知道的蔡京和蔡襄,如果完全从书法水平来讲,蔡京可能并不逊于蔡襄,但蔡京的书法为什么到今天也没有广为流传,这就是人品在起作用。第二是要励志,学习书法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要有坚强的意志。书法学习之初是非常枯燥的,天天写啊、临啊,难免生烦起厌,这个时候,意志力就十分重要,有了远大的理想、有了目标,再大的困难都不会屈服。第三是要勤奋,越是天才越要勤奋。张芝池水尽墨,王羲之入木三分,怀素芭蕉当纸,勤学苦练的功夫一点都不能少。第四要多读书、长见识;要壮游,行万里路,大好河山对人的滋养非常重要。史传王羲之当年受卫夫人之教,又一直身居江左,笔下乏力,而后来北上看到许多名山大川,心胸大为开阔,笔下也顿有苍茫。




古诗十九首之十一首 周祥林


  4、继承而后发扬


  当代尽管网络超级发达,键盘似乎代替了书写,但在中国,仍有数不胜数的人天天手握毛笔,挥写真草隶篆,这是中国书法遗世独立的超然魅力。


  记者:随着历史的发展,书法已经逐渐褪去实用性。人们在今天了解、学习书法有什么意义?当今书法家应该如何适应这种形势的新变化?


  周祥林:当代形势下,书法家不可能像古代文人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法家必须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比如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家虽然经历了恐惧、悲伤,但白衣天使无惧无畏的付出,感动温暖着大家,很多书法家纷涌而出,精心创作作品赞美他们。这种行为,我认为早已超出了书法本身。面向生活是当代书法家的本色。要高雅也要接地气,但这个地气不是简单的迎合,而是通过自己的才智、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纵然力量微小,但泰山不让其土,润物无声正是一切复兴的开始。


  记者:可否请您谈一谈书法在当代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承?


  周祥林:书法传承在当代明显不足,原因固然很多,但浮躁恐怕是罪魁祸首,比如展览前的一些培训班、辅导班,往往带有很大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这些“速成”培训不仅打破了传承中的宁静,也误导着身在传承中的人去寻找捷径。其实,耳濡目染才是传承最好的方法,只是这个方法花的时间长,而且还不容易见效果,在浮躁的心境下,谁还愿意这么做呢?另外,好老师的稀缺,也是传承的一大困境。令人欣慰的是,这一现象在新时代的当下正在改变,这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中小学书法教育,可谓迫在眉睫。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喜欢拼乐高,实际上,中国汉字就是最奇妙的“乐高”,每一个笔画、每一种字体,仔细琢磨,不仅其乐无穷,还能生出无尽的想象,更能体会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让中小学生学习书法,并不是要他们都成为书法家,而是要培养他们认真专注、观察思考、仔细整洁等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同时,书法需要多方面的滋养,比如文学、历史、音乐等等,这就促使他们更广泛地去学习,久而久之,修养、学识自然会增厚加深。


  记者:中国书法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应该如何继续发展、继续弘扬?


  周祥林: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我个人更愿意把书法非遗当做一种荣誉,因为书法在中国,几千年一直未断,甚至连间隙都没有。当代尽管网络超级发达,键盘似乎代替了书写,但在中国,仍有数不胜数的人天天手握毛笔,挥写真草隶篆,这是中国书法遗世独立的超然魅力,我想,只要汉字存在,书法就不会消亡。同时它也是警示,提醒我们要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及年轻人了解书法、亲近书法,有了他们,中国书法就有了源头活水,就有了奔腾不息的江河。其次,我们要倍加珍惜已有的古今书法作品,这也是源头活水。这些作品有的藏在博物馆、艺术馆中,还有的则可能分散于祖国各地的名山万壑中,这些风雨中的摩崖刻石十分珍贵,我们必须竭全力以保护。我想,做好这最重要的两方面工作,中国书法就会得到很好的弘扬和发展。


更多排行: 书画名家

相关文章

  • 王世国:艺术价值才是衡量作品商业价值的标尺

    王世国:艺术价值才是衡量作品商业价值的标尺

    ​有的国画名家经常以书法示人,甚至以此谋利。其实,他既没有笔法,不懂结字,更不知什么是书法的神采,他就是写毛笔字,是伪书法;若以书法论,连书法爱者好都比他写得好。他不过就是借自己绘画的名气骗人罢了。你让他看看赵孟頫、文徵明、徐渭、吴昌硕、张大......

  • 顾平:拒做“躺平青年”,来笔墨方寸间逍遥一游

    顾平:拒做“躺平青年”,来笔墨方寸间逍遥一游

    ​中国国家画院画家、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务副院长 顾平 “境由象生——顾平人物山水画展”曾在中华世纪坛展出,展览展出的66幅精品道尽顾平先生的艺术崇尚与追求。 “我觉得中国绘画有一种非常好的优越性,那就是线条,只有线条才能体现这个人的精神面......

  • 著名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宋峰长卷作品获拍182万

    著名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宋峰长卷作品获拍182万

    ​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著名书画家宋峰与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局长宋奎兰国宾礼证书艺术品鉴定证书 国画作品: 20000/每平尺 书法作品: 20000/每平尺国际在线资讯: “通过文化部考评的高级著名书法家宋峰在新加坡艺术峰会交......

  • 书法家周祥林:书法对我而言,就是“字比天大”

    书法家周祥林:书法对我而言,就是“字比天大”

    ​导演与书法家,是周祥林肩负着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看似没有关联的艺术门类,非但没有搅乱他前进的步伐,反而相生相长,互为促进,按他本人的话说:“我常常都不知道我在跨界。”多年来,周祥林在他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做出了斐然成绩。在影视方面,周祥林拍......

  • 吴昌硕:以金石之力创海派新风

    吴昌硕:以金石之力创海派新风

    ​“出蓝敢谓胜前人,学步反愁失故态。”这是吴昌硕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晚清的大环境,文人画流派和皇室扶植的宫廷画日渐式微,此时的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已成为新的要地,而海上画派由于在传统中国画上大胆改革创新、融合外来艺术技法、作品体现时代生活等因素......

  • 周寒筠:书法笔下的艺术人生

    周寒筠:书法笔下的艺术人生

    ​周寒筠,1976年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先后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浙江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会员,兰亭书法社社员。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记者:感谢周寒筠给我们这个采访的机会,能否介绍一下您是怎么与书法结缘的......

热门文章

一周热榜